活动荟萃
IESR发展与交流中心
2019-06-27
2019年4月11日,我院生态文明与环境经济学研究中心海外中心主任、密歇根州立大学赵金华教授作客“暨南论道”公开系列讲座。
2018-05-30
11月14日,“暨南论道”公开系列讲座第13讲在中惠楼106室举行,来自美国三一学院的文贯中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名为“抵达刘易斯拐点的中国道路及其后果——逆淘汰的农村和排外性的城市化”的精彩演讲。文贯中教授文贯中教授首先从目前兴起的逆全球化浪潮说起,他认为,要实现全球化的良性发展,必须首先实现要素在国界内的自由流动。一般而言,要素的流动可以分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流动。水平方向的流动是指要素在地理空间的流动,而垂直方向的流动则是指个人技能水平的提高。接着,文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刘易斯的二元市场结构模型,并根据模型判断中国是否到达了“刘易斯拐点”。文教授认为,如果中国到达了“刘易斯第一拐点”,那么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被城市部门吸收,而农业部门的平均收益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如果中国抵达的是“刘易斯第二拐点”,则农村的人均务农纯收入应该和城市的非熟练劳动的人均收入接近。但现实情况却是农村中能够转移的都是青壮年劳动力,而留守农村的则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而且农业的经营规模仍然偏小,其科技进步速度也相对较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国农民没有自由迁徙权以及土地的自由交易权,而这是到达“刘易斯拐点”
2018-05-30
11月22日,“暨南论道”公开系列讲座第14讲在中惠楼106室举行,来自北京大学的黄季焜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全球背景下中国农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精彩报告,现场座无虚席。讲座现场黄教授的报告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全球农业发展的背景;第二部分则梳理了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演变过程;第三部分对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改革30多年中国农业发展经验进行简单小结;最后一部分总结了近10多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从而对中国未来农业发展和竞争力进行展望。首先,从全球农业发展的背景来看。第一,随着收入增长和城市化,高价值食品(如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地方特产等产品及其质量与安全)需求将显著增长,同时农业的多功能需求(生态、景观、旅游、文化等)也将逐渐上升。因此,一方面我国应该充分考虑肉类的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特别关注畜牧业生产以提高养殖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家应关注高价值食品和农业多功能在增值和减缓农业萎缩趋势上所发挥的作用。第二,全球耕地、水资源等与人口分布不一致。如我国耕地占全球8%,但人口占全世界20%,我国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所以
2018-05-30
12月18日,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万广华教授作客我院“暨南论道”公开讲座,他的讲座主题为“收入差距与城市化”。万广华教授万广华教授从分析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入题,他认为内外需不足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无法继续保持每年平均百分之十左右增速的关键原因。对于外需不足,万广华教授认为,在部分发达国家及经济体出现各种逆全球化现象下,难以在短期内被较好地解决。因此,如何刺激我国内需成为我国经济新一轮增长需要攻克的难题。万广华教授进而介绍了他在收入不平等和城市化方面做的工作,他指出,收入不平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国民消费,改善收入不平等情况有助于刺激我国内需。我国的基尼系数(GiniIndex)的时间趋势图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不平等情况日益严重,在近几年回复平缓。一般认为,允许城乡劳动力流动会加剧收入不平等现象,进而对人力资本、犯罪现象、死亡率等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万广华教授通过将戴尔指数(Theil)分解为城市内部、农村内部及城乡之间的收入不平等指数,发现加速城市化进程有助于改善城乡之间的收入不平等情况。此外,万广华教授还分别探讨城市内部、农村内部的边际消费倾向。经济理论表明,收入相对较低
2018-05-30
2016年9月13日, 陕西师范大学史耀疆教授为暨南大学师生作了题为“中国城乡人力资本差距与中国未来的发展与稳定”的公开讲座,此次讲座是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暨南论道”公开讲座系列的第七讲。
2018-05-30
摘要 2016年9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为暨南大学师生作了题为“关于人口迁移流动的统计监测与数据开发”的公开讲座。
2018-05-30
2016年11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聂辉华教授做客经济与社会研究院“暨南论道”公开系列讲座第9讲。
2018-05-30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与王亚南经济研究周颖刚教授为暨南大学全体师生开展了一场以“效率,互动与风险:来自中国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证据及含义”为题的公开讲座。
2018-05-30
摘要 研究发现,教育减低了男性的死亡率,但对女性没有影响,这其中一部分影响可能是源于教育对于收入的正向影响。
2017-12-13
12月13日,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高等研究院院长、美国德州AM大学经济系AlfredF.Chalk讲席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田国强教授在中惠楼106室开展了题为“现代经济学的本质”的专题讲座。许多暨大师生慕名前来,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十分热烈。讲座现场田国强教授从凝聚其三十年教学经验的教科书《高级微观经济学》的特色谈起,提倡要做有思想的学术研究。自改革开发近40年来,中国市场经济目标逐步确立,现代经济学在中国逐步发展成一门显学,为中国市场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但是,学术界和思想界对现代经济学和中国改革还存在不少认识误区,所以本次讲座旨在回归本源和常识,正确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本质及其基本原理、思想、方法和分析框架。田国强教授认为,只要采用严谨内在逻辑分析的推理和论证(不一定是数学模型),且采用(有限)理性假设就是现代经济学的范畴。一方面,由于个体在通常情况下都是追逐利润的,并且个体之间的信息基本上是非对称的,所以经济问题比较难以解决。另一方面,经济学又是外部性特别强的社会学科,具有很大的正的或负的外部性,所以掌握现代经济学本质就很重要。田国强教授认为现代经济
2017-06-22
摘要 胡颖尧教授指出,由于变量的不可观测性,经济学模型中的变量与现实可得的变量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些在理论模型中非常重要的变量并不能在数据观测到。例如,消费函数中的永久性收入(permanent income)、工资函数中劳动者的能力(ability)、认知模型中的信任(belief)、拍卖理论中的异质性(unobserved heterogeneity)等。忽视这些不可观测变量的测量误差将导致内生性问题。
2017-05-08
2017年5月8日,香港科技大学Albert Park教授为暨南大学师生作了题为“The Changing Demand for Tasks and Skills in China”的公开讲座。此次讲座是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暨南论道”公开讲座系列的第十一讲。
2016-06-10
2016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与大数据学院院长艾春荣教授为暨南大学师生作了题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美之比较”的公开讲座,此次讲座是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暨南论道”公开讲座系列的第五讲。
2016-05-06
摘要 张宏浩教授认为目前发达国家(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临着三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