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项目

美国德州A&M大学硕士

IESR发展与交流中心

华商管理论坛—— 中德文化的现代管理差异

日期:2015-06-14 来源:IESR 阅读:435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已结束

活动时间 :2015年06月14日 09:00

活动地点 : 暨南大学富力教学楼117

已结束

内容预告:

★德意志人的质量观

★“德意志特殊道路”的发展与德意志人的质量观  

★现代化的教育体制 与德意志人的质量观

★基督教的传统与德意志人的质量观

★中德质量文化比较中的启示


主讲嘉宾:

李工真 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大学

著名数学家李国平之子,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工真教授因学识渊博而被称为“武大活字典”,是武汉大学“三大名嘴”之一(李工真、赵林和易中天),最受欢迎的武大教授之一,中组部领导干部核心师资。

 主要代表作有《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文化的流亡——纳粹时代欧洲知识难民研究》、《德国现代史专题十三讲——从魏玛共和国到第三帝国》、《大学现代化之路》以及个人学术论文集《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与德意志知识界》。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并译有《纳粹德国的兴亡》一书。 

由于在德国历史研究上的突出成就,多次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20余所著名高等学府从事讲学活动。曾担任中国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帝国春秋》一集的学术指导,并在香港凤凰卫视《纵横中国》以及《世纪大讲堂》栏目做特邀嘉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并三次获得国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次获得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论坛内容:

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的不同到底在哪?

德国制造的现状

德国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也就是说一座工厂里面没有一个自然人,所有的工序从进料,生产,质量检查,成品包装,货物堆栈全部由机器完成。整个车间几乎只需要有一个人监控,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生产。作为“操作工”其实本身就是工程师,他只需要按下按钮和定期排错。 

德国制造的思维

有个故事:一个朋友找一位德国同事问路,德国同事很nice的跟我说,你等1个小时来找我,我要上网查一查。想想无非就是google一张地图,然后打印出来。结果一个小时回来,发现她不仅打印好了地图,标记好了路线,甚至还标记上了哪里会比较容易走错,最后用一个塑料封皮非常精致的套好交给我,最后用一张便签纸写好她的电话,交给了这位朋友,并且说,找不到路,随时可以打电话过来问。 

德国同事只要是为别人提供service的时候,他一定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他像我索取这个service,他真正需要的都是些什么”。反过来看一些中国同事,很多时候只是把为别人提供service当做一个任务,最主要的要求达到了,在deadline之前对付对付就可以了。 

这种想法大到做产品的角度会变成什么。同样是做汽车,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四个轮子,能跑。普通的思路是,只要是四个轮子,能跑的,其他材料能省就省吧,赚钱第一。德国人的思路会是,如果我是驾驶员,那么在驾驶的时候,除了四个轮子,能跑,我还会需要什么。 

产品的奥秘

设计:欧洲人崇尚低调的奢华,尤其是在上流社会中,夸张的LOGO和设计最不讨喜。而德国制造就完美切合了这种消费心理。以德国的钢笔(LAMY、宝丽金)为例,最简单的设计往往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喜爱。而代表工业设计最高水平的红点奖中,德国实用又低调的产品总是最受欢迎。 

品质:是产品的灵魂,德国人对品质的追求几乎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不过,这种追求并不止于产品外观,德国人往往在越是看不见的地方就越发仔细。在慕尼黑的宝马博物馆中陈列着这一奢华汽车品牌的早期发动机产品。我看见上世纪20年代生产的一台星型发动机上,每个螺栓都用铁丝线连接,工程师出身的家父告诉我说,这样可以保持每个螺栓的力矩相等,由此就不难解释德国制造称霸全球的原因了。 

技术:毋庸讳言,正是看中了德国的技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才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亲近德国。在这个工程师和科学家立国的国家里,男女老少对科技的热情可以从每年各种各样的博览会中窥见一斑。就连即将到来的慕尼黑啤酒节,也有展示最新技术的展台。 

服务:也是德国制造的一大法宝。一般而言,购买了德国公司生产的产品,售后服务都能得到保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我们,”而德国产品虽然在一定时间内有着随时可以退货的服务,但出现的退货率却寥寥无几。而服务态度是让人最能直观的感受到的。


分享到: